【粗稿未改】
四月十三號,一個風和日麗稍有點涼意的日子。
經(jīng)歷了一年多的波折,終于迎來夏郁首個單獨特別訪談,
有官方做背景的節(jié)目訪談,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長城影視大廈夏郁不是第一次去了。
但地界太大,也就去過剪輯的樓層,這一回去的是錄影棚所在的樓層。
只是跟上一回冷冷清清的境遇不同,這回已經(jīng)安排好了專人后者,夏郁幾個人一到就接了進去,都不用報備;不得不說,莊和這座大山,給予了夏郁很大程度上的便利。
訪談節(jié)目叫《閑十八話》,主持人管婧,曾任《文明周刊》主筆,也在帝都電視臺任職過一段時間,最后成立了管婧工作室掛靠在長城影視。
《閑十八話》是她成立工作室后的第一個大動作,意旨是尋找十八位具有模板作用的個人,向他們發(fā)出邀請,進行一場深入式訪談,請求他們分享個人的經(jīng)歷、心得。
管婧形象大氣婉約,成熟且專業(yè)素養(yǎng)極高,但基于多年的采訪者的身份,她的言語上或多或少帶著一份犀利,總能夠一針見血地,戳穿某種表象,進行發(fā)問。
《閑十八話》已經(jīng)進行了八期,這是第九期,前八期的采訪對象,每一個都是經(jīng)過了時間沉淀,在個人領域有模板作用的圈內前輩;并且,主場都是在這些前輩地界兒,到了夏郁這邊,管婧突發(fā)奇想,放棄主動上門,而是讓采訪嘉賓來到她的主場。
并且,在夏郁幾個人來到長城影視大廈前,又一次突發(fā)奇想,詢問夏郁這邊能不能在除了電梯的一刻;就開始節(jié)目錄制,將她到錄制現(xiàn)場后被觀察到的所有行為,都記錄下來。
夏郁覺得沒關系,也就同意了。
這幾天,幾人都惡補了一下管婧前八期的節(jié)目,大概了解一番她的行事風格。
用戴承弼的話說——介女人有著文青的天馬行空,也有著屬于記者骨子里的言辭犀利,她表外大氣美麗,但言語卻像是溫柔的軟刀子。
早年戴承弼接受過她的采訪,
兩人算是‘不打不相識’,溫穗這邊一問才知道,兩人算是很不錯的朋友。
而能跟戴承弼這樣的文藝青年導演成為朋友,骨子里,怕也是有一部分文藝浪漫的影子。
“叮!”一聲,電梯到了,門一開,攝影師等一串的節(jié)目工作人員已經(jīng)圍了一圈,當真是直接拍攝,毫不拖泥帶水的,只留下一條通向錄影棚內的通道。
管婧就站在那里,穿著一身常服,但就仍然端莊得體——
見到夏郁三人,她莞爾笑問,“我該喊你夏郁,還是郁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