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等到王煒醒來的時候,林博文已經(jīng)離去良久,王煒跑去問李元之,李元之告訴王煒林博文去做實戰(zhàn)演練去了!這使得王煒很怨恨自己因為喝酒沒有給林博文送行!
由于王煒的外公因為打仗的負傷的原因,所以失去了生育能力,而王煒母親則是外公抱養(yǎng)的孩子,而外公在王煒父母結(jié)識不久,就因為傷病的原因撒手人寰!所以王家并沒喲什么親戚!
因此從初一到初十,王煒除了寫劇本與寫歌之外,還自己手繪了一本漫畫冊,前世的王煒是一個編導專業(yè)的學生,所以對于動漫行業(yè)也有所涉獵,這一段時間王煒突然想起了前世鄧麗筠在島國的護照事件,覺得自己有必要在日本有所發(fā)展,不然到時候事情發(fā)生的時候,自己可能一點辦法也沒有!
而且自己一直有一個夢想,兩個愿望,曾經(jīng)夢想自己能站在娛樂的最巔峰!曾經(jīng)希望自己能睡覺睡到自然醒,希望數(shù)錢能數(shù)到手抽筋!
本來這個夢想與愿望,最多想想而已,而現(xiàn)在愿望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了一半,夢想也不是那樣的遙不可及,因此王煒覺得此刻的自己充滿了斗志。
錢不是目的,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,但是在此岸與彼岸之間卻是不可缺少的橋梁!
況且錢可以使的很多事變得輕松好辦,比如讓自己所愛的所關心的人過的幸福!
對于日本的切入口,王煒最終選擇了從漫畫開始!
本來王煒只是想弄一個藍本,然后找專業(yè)畫師來完成這個漫畫藍本,誰知,當王煒在提筆開始繪制藍本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奇怪的問題,那就是在自己的腦海里竟然浮現(xiàn)出各種清晰的漫畫畫面,而且更讓王煒驚奇的是自己的繪制技巧竟然也變得好了起來!
對此,只有一個解釋,那就是與自己穿越時全身酥麻的感覺有關,不過對于這件事王煒沒有深究,因為連穿越的事情都發(fā)生了,更別說突然多出這么些記憶了。
王煒第一本選擇手繪的漫畫是七龍珠,為了節(jié)省時間,王煒只是畫了一個草圖,然后旁邊增加了文字說明!這個辦法使得王煒的繪制速度增加了幾分,大概五天多時間,王煒便繪完了七卷。王煒決定先將這七卷龍珠寄出去,至于寄給日本哪家漫畫社,這個王煒早已經(jīng)想好了!王煒打算將漫畫寄給少年周刊jup,其原因有兩個,第一在于少年周刊jup是六八年才開設的漫畫社,雖然背后的集英社上面有實力強勁的一橋出版集團,但本身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。那就是沒有固定的人氣作家來為這個新開的周刊坐鎮(zhèn)。
因此少年周刊jup才不得不推出,新人必須與之簽訂霸王版的專屬合約,也就是說凡是與周刊少年jup簽訂合約的新人,必須長期與周刊少年jup合作,如果與其他媒體或者出版社合作,則一律封殺,當然人氣作家除外!不過這個合約也說明了周刊少年jup的有多么危機!
不過這目前不是王煒所關心的,王煒現(xiàn)在只負責將手里的畫冊寄出去,其他的,等以后再說吧!
剛過了初十,段鐘沂這個催命鬼就屁顛屁顛的跑到王家來拜年了!不過拜年是幌子,催歌才是真的!
“老板,你答應我的事怎么樣了,哦,你說的那個蘇芮唱功很好,我們已經(jīng)按你的吩咐簽了!香港那邊的合約也擺平了,不過現(xiàn)在還沒有適合她的歌。”段鐘沂聳了聳肩對王煒說道。段鐘沂不知道王煒為什么要找回這么一個歌手!對于蘇芮的唱功,毋庸置疑,只是蘇芮那種風格,模仿歐美搖滾還可以,要想闖出自己的風格很難。因為畢竟目前t到處都流行著靡靡之音!
“段哥,我就不知道了,你怎么這么喜歡工作,這年還沒過完,你就跑來上班了!”王煒對于段鐘沂的勤奮無奈的搖了搖頭。不過王煒也理解,如果不是段鐘沂的不懈奮斗怎么會有后來滾石的輝煌。大家都只看到成功時的光輝,卻忘記了背后的辛酸與辛勤。
王煒跟段鐘沂開了兩句玩笑,然后才從自己書桌上取出一疊稿紙,正是王煒剛寫完不久的歌。
為了省事,王煒將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歌全部照抄,就連專輯名字也沒變,當然其中的戀曲1980改為了戀曲1970。就這樣王煒的第一張充滿了搖滾風格的專輯誕生了,也因此王煒被譽為t乃至整個華語樂壇的搖滾教父!
之乎者也是羅達右把從事歌曲創(chuàng)作六、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復咀嚼之后,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,用輕快地雷鬼節(jié)奏和文白夾雜的詼諧語調(diào),諷刺僵化的教育機構(gòu)、風花雪月的流行歌曲和鄉(xiāng)愿冷漠的社會。
專輯中包含十首歌,.鹿港小鎮(zhèn)戀曲1980.童年、錯誤、搖籃曲、之乎者也、鄉(xiāng)愁、四韻、將進酒.光陰的故事、蒲公英。其中像戀曲1980,,光陰的故事,童年,就是幾十年后也既然被人翻唱傳唱,由此可見這個專輯中涵蓋的歌有多么經(jīng)典!
上一世這張《之乎者也》剛一發(fā)行,就造成一股風波,創(chuàng)造了十五萬張的紀錄。后來這張專輯被《臺灣流行音樂百張經(jīng)典專輯》這一本書,選為1975年9月到1993年1月的第一名專輯。